为汉画找补、为古籍续命……他们用匠心弥合历史的缝隙

添加人:大理石翻新结晶 添加时间: 2024-07-07 20:04:34

  最近热播的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记录了40组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息奋斗的动人故事,其收官篇章《下一个一百年》,将镜头对准了故宫两代文物修复师的传承与创新。

  承接历史,展望未来。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是让文物能再“活”下一个一百年,也是让将来的人能继续了解这些文物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徐州的文博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埋头于修复室或地下库房,为破损的汉画找补,为虫蛀的古籍续命,用坚守匠心的时光修补手,为我们弥合历史的缝隙,赓续心底的乡愁。

  南馆53块、库房47块,其中南馆的汉画修复由黄色的水马隔离墩围起,在展厅中进行。过去两年,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100块石头就这样在游人不知不觉间,被弥补缝隙,修旧如旧,使两千年前记录了汉代人生活图景和田园乐曲的石头重新“歌唱”。

  文保专题在此前的《汉风周刊》中曾多次涉猎,但关于石头的修复还鲜为人知。与那些需要在显微镜下修复的精细文物相比,动辄数吨重的石头如何锚固粘接、加固保护?原以为替石头医病的是彪形大汉,采访中才得知,负责此项工作的是两位纤弱的女性。

  在汉画馆工作了27年的刘静晶现任社教部副主任,2018年到馆工作的刘清瑶是设计专业出身。在汉画像石修复过程中,二人负责统筹监管、画图、计算、记录。整个项目的修复方案是由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事先设计好的。

  徐州的山石多为石灰岩,石质易开采,可塑性强,所以成就了徐州西汉时期上千座鬼斧神工的崖洞墓。汉画像石是徐州的汉代三绝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藏1600多块,展厅里展示了近600块。许多汉画像石出土时已断裂或风蚀,此前限于人力、财力,有的汉画像石只能简单地对拼在一起展示。

  坚硬的石头为何会断裂?是人为砸的吗?刘清瑶说:“这批修复的石头,多数是由于巨大的封土压力,使石头受力不均而导致断裂的,还有的是因为墓室被盗之后,暴露在外,常年受到侵蚀而变得格外脆弱。”

  “我们的工作从2019年1月开始,中间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短期闭馆,但修复工作并没有停止。”刘静晶在南馆展厅介绍修复过的石头时,给记者看了一组修复前的照片。没想到,眼前这座原置于墓道旁的石羊圆雕,原来的样子是四分五裂的。

  “把大象关到冰箱里,拢共分三步”,依宋丹丹小品里的逻辑,修复石头也就是三步:从展位取下来、修复、放回去。然而,其背后的步骤却是无数步。

  最“轻质”的工作,是清理石刻表面的附着物。“先用鬃毛刷、竹片刀或牛角刀清理石刻表面或裂隙里的污泥,但是清理不宜过度,只需要把遮盖纹饰部位的土垢清除即可,对于已经与石头钙化为一体的物质宁可不清理。”汉画馆的一位修复师说。

  用物理方法给石头“搓灰”之后,接下来是“汗蒸”和“淋浴”,就是用手持蒸汽设备对石头进行蒸汽清洁,清除石刻表面的污物,目的是打开石材气孔,恢复石上微孔隙的水蒸气流通,去除有害于石材的霉菌等微生物。

  重量级的工作是给断裂的石刻加固修复,尽量恢复其原有外形,达到适宜保管和展出的目的。固定之前的测量工作是刘清瑶的活儿,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引发断石能不能合拢和修复是否精细。

  连接石头的过程有点像种植牙齿。经过精确计算,断石中间被打孔插上不锈钢圆钢,圆钢的直径与石重有关。为防止滑脱,圆钢表面被凿毛,形成“倒刺状”。在钻孔和断裂面填充环氧树脂胶,再将两侧石块按形状合拢固定,然后用F形支架夹紧固定,待胶干之后再进行表面做旧修复。

  起先用于表面修复的石粉是厂家配好的,但是工人在补色时发现每块石头的颜色都有细微差别,为了更接近原石,有经验的师傅从徐州周边采集了许多山石,用钻头打磨出石粉,像画家调色一样,根据自身的需求涂抹在石头表面,这样修复过的痕迹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还有一种修复是对石头裂隙进行灌浆加固。先用水硬石灰将裂隙部位封牢,仅保留顶部的“灌浆”孔,然后通过针管将环氧树脂注射渗透进细小的石缝,增加黏合力,再进行外表细节修复。

  给石头“洗澡”“接骨”“打针”汉画馆的修复工作得到了省文物局的肯定。“省局将继续支持我馆的文保修复项目,第二批石刻修复工作已列入规划。”馆长杨孝军说,“汉画像石是徐州重要的汉代遗存,我们有责任保护和展陈好它们。”

  本月初,徐州地区藜照堂《刘氏族谱》在徐州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修复完成。这项工作陆续用了两年,由于期间还有别的的工作,负责修复的王仁同和张菲菲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

  宿州人张菲菲2014年考入徐州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在他报到之前,部室的负责人、现已是副馆长的王仁同发愁怎么与一位马上就要来临的女同事长时间共处一室。因为历史文献部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为保障馆内珍贵古籍的安全,这里比其他处室多了一道防护铁门,每天来历史文献部查阅资料的只是少数的专家学者。直到见到了瘦削的小伙张菲菲时,王仁同才松了一口气。

  对古籍、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同爱好,让两位年轻人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充实。坐拥徐州10万册古籍宝藏,整理古籍、修复古籍是他们只要手头无另外的工作,就马上见缝插针地去做的一种文化自觉。

  修复古籍是门磨工夫的活儿,要应用到多种工具。历史文献部的工作台上摆着镊子、棕毛刷、糨糊、裁纸刀等,还有平整修复后的书籍的压书设备。室中的一个大案子给了他俩充分的施展空间。

  人会生病,书也会,特别是以往用古法制作的纸张装订成的书,跟着时间的流逝会出现纸张老化、酸化、劣化、黄斑等,如不及时修复,这样的书过不了几十年将变为碎片。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原书的内容、原料与装帧形式,是“古籍医生”们的职业追求。

  张菲菲介绍,《刘氏族谱》是徐州地区刘氏家族的一部重要谱牒,该谱以藜照堂为堂号,这个堂号源自汉代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刘向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先河。传说有一天,刘向在天禄阁校书至深夜,在昏暗的光线中独坐看书,这时一位黄衣老人拄着青藜杖登阁而来,往杖端一吹,青藜杖燃烧发出光芒照亮了暗室,使刘向能够继续校书。

  “刘向是徐州的先贤,关于他的这个典故对后人很有教育意义,修复《刘氏族谱》时,我们从始至终心怀敬意。”王仁同说,“这部10卷本的《刘氏族谱》编修于民国九年(1920),由徐州九华五彩石印局印刷,采用了混料纸,纸质比传统纯皮料做成的宣纸要逊色一些。整部书共计900余叶,尽管书籍的年份不长,但由于纸质不好,加之此前保管不善,几乎出现了古籍所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像纸张酸化、霉变、黏连、破损、污渍、虫蛀、鼠咬等等,因此,无论是修复数量上,还是技术难度上,对我们都是一次大挑战。”

  古籍的纸是对折的,这里的“一叶”就是一整张纸,即两面或两页。900余叶古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800多页书,可见工作量之大。为了修复好这部书,未动手之前,王仁同和张菲菲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统计破损情况,测量纸张酸度、厚度,研究用料,确定修复所需纸张,制订修复方案,还利用参加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的机会,带着问题向业界知名的老师请教。

  修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者多次去图书馆采访,问起历史文献部的工作,得到的回答是“在修《刘氏族谱》”。不知不觉间,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整天,一个月,甚至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在他们平时留存的工作照中,许多照片上的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看到焕然一新的《刘氏族谱》整齐地码放在眼前,想到它曾经脆弱不堪的样子,张菲菲的成就感溢于言表:“一页书,读者或许几分钟就读完了,但修起来得用几个小时,这真的要求我们耐住性子和寂寞,做绣花功夫。这部书在我们手里度过了100岁的生日,从原来一部几乎没办法翻阅的老家谱变成了可以再保存很多年供人们阅读研究的史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古籍修复的意义。”

  • 贴心服务

    专业周到的服务

  • 专业专注

    专业从事保洁清洗

  • 专业团队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 高效管理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爱游戏全站登陆

为汉画找补、为古籍续命……他们用匠心弥合历史的缝隙

添加人:大理石翻新结晶 添加时间: 2024-07-07 20:04:34

  最近热播的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记录了40组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息奋斗的动人故事,其收官篇章《下一个一百年》,将镜头对准了故宫两代文物修复师的传承与创新。

  承接历史,展望未来。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是让文物能再“活”下一个一百年,也是让将来的人能继续了解这些文物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徐州的文博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埋头于修复室或地下库房,为破损的汉画找补,为虫蛀的古籍续命,用坚守匠心的时光修补手,为我们弥合历史的缝隙,赓续心底的乡愁。

  南馆53块、库房47块,其中南馆的汉画修复由黄色的水马隔离墩围起,在展厅中进行。过去两年,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100块石头就这样在游人不知不觉间,被弥补缝隙,修旧如旧,使两千年前记录了汉代人生活图景和田园乐曲的石头重新“歌唱”。

  文保专题在此前的《汉风周刊》中曾多次涉猎,但关于石头的修复还鲜为人知。与那些需要在显微镜下修复的精细文物相比,动辄数吨重的石头如何锚固粘接、加固保护?原以为替石头医病的是彪形大汉,采访中才得知,负责此项工作的是两位纤弱的女性。

  在汉画馆工作了27年的刘静晶现任社教部副主任,2018年到馆工作的刘清瑶是设计专业出身。在汉画像石修复过程中,二人负责统筹监管、画图、计算、记录。整个项目的修复方案是由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事先设计好的。

  徐州的山石多为石灰岩,石质易开采,可塑性强,所以成就了徐州西汉时期上千座鬼斧神工的崖洞墓。汉画像石是徐州的汉代三绝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藏1600多块,展厅里展示了近600块。许多汉画像石出土时已断裂或风蚀,此前限于人力、财力,有的汉画像石只能简单地对拼在一起展示。

  坚硬的石头为何会断裂?是人为砸的吗?刘清瑶说:“这批修复的石头,多数是由于巨大的封土压力,使石头受力不均而导致断裂的,还有的是因为墓室被盗之后,暴露在外,常年受到侵蚀而变得格外脆弱。”

  “我们的工作从2019年1月开始,中间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短期闭馆,但修复工作并没有停止。”刘静晶在南馆展厅介绍修复过的石头时,给记者看了一组修复前的照片。没想到,眼前这座原置于墓道旁的石羊圆雕,原来的样子是四分五裂的。

  “把大象关到冰箱里,拢共分三步”,依宋丹丹小品里的逻辑,修复石头也就是三步:从展位取下来、修复、放回去。然而,其背后的步骤却是无数步。

  最“轻质”的工作,是清理石刻表面的附着物。“先用鬃毛刷、竹片刀或牛角刀清理石刻表面或裂隙里的污泥,但是清理不宜过度,只需要把遮盖纹饰部位的土垢清除即可,对于已经与石头钙化为一体的物质宁可不清理。”汉画馆的一位修复师说。

  用物理方法给石头“搓灰”之后,接下来是“汗蒸”和“淋浴”,就是用手持蒸汽设备对石头进行蒸汽清洁,清除石刻表面的污物,目的是打开石材气孔,恢复石上微孔隙的水蒸气流通,去除有害于石材的霉菌等微生物。

  重量级的工作是给断裂的石刻加固修复,尽量恢复其原有外形,达到适宜保管和展出的目的。固定之前的测量工作是刘清瑶的活儿,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引发断石能不能合拢和修复是否精细。

  连接石头的过程有点像种植牙齿。经过精确计算,断石中间被打孔插上不锈钢圆钢,圆钢的直径与石重有关。为防止滑脱,圆钢表面被凿毛,形成“倒刺状”。在钻孔和断裂面填充环氧树脂胶,再将两侧石块按形状合拢固定,然后用F形支架夹紧固定,待胶干之后再进行表面做旧修复。

  起先用于表面修复的石粉是厂家配好的,但是工人在补色时发现每块石头的颜色都有细微差别,为了更接近原石,有经验的师傅从徐州周边采集了许多山石,用钻头打磨出石粉,像画家调色一样,根据自身的需求涂抹在石头表面,这样修复过的痕迹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还有一种修复是对石头裂隙进行灌浆加固。先用水硬石灰将裂隙部位封牢,仅保留顶部的“灌浆”孔,然后通过针管将环氧树脂注射渗透进细小的石缝,增加黏合力,再进行外表细节修复。

  给石头“洗澡”“接骨”“打针”汉画馆的修复工作得到了省文物局的肯定。“省局将继续支持我馆的文保修复项目,第二批石刻修复工作已列入规划。”馆长杨孝军说,“汉画像石是徐州重要的汉代遗存,我们有责任保护和展陈好它们。”

  本月初,徐州地区藜照堂《刘氏族谱》在徐州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修复完成。这项工作陆续用了两年,由于期间还有别的的工作,负责修复的王仁同和张菲菲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

  宿州人张菲菲2014年考入徐州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在他报到之前,部室的负责人、现已是副馆长的王仁同发愁怎么与一位马上就要来临的女同事长时间共处一室。因为历史文献部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为保障馆内珍贵古籍的安全,这里比其他处室多了一道防护铁门,每天来历史文献部查阅资料的只是少数的专家学者。直到见到了瘦削的小伙张菲菲时,王仁同才松了一口气。

  对古籍、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同爱好,让两位年轻人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充实。坐拥徐州10万册古籍宝藏,整理古籍、修复古籍是他们只要手头无另外的工作,就马上见缝插针地去做的一种文化自觉。

  修复古籍是门磨工夫的活儿,要应用到多种工具。历史文献部的工作台上摆着镊子、棕毛刷、糨糊、裁纸刀等,还有平整修复后的书籍的压书设备。室中的一个大案子给了他俩充分的施展空间。

  人会生病,书也会,特别是以往用古法制作的纸张装订成的书,跟着时间的流逝会出现纸张老化、酸化、劣化、黄斑等,如不及时修复,这样的书过不了几十年将变为碎片。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原书的内容、原料与装帧形式,是“古籍医生”们的职业追求。

  张菲菲介绍,《刘氏族谱》是徐州地区刘氏家族的一部重要谱牒,该谱以藜照堂为堂号,这个堂号源自汉代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刘向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先河。传说有一天,刘向在天禄阁校书至深夜,在昏暗的光线中独坐看书,这时一位黄衣老人拄着青藜杖登阁而来,往杖端一吹,青藜杖燃烧发出光芒照亮了暗室,使刘向能够继续校书。

  “刘向是徐州的先贤,关于他的这个典故对后人很有教育意义,修复《刘氏族谱》时,我们从始至终心怀敬意。”王仁同说,“这部10卷本的《刘氏族谱》编修于民国九年(1920),由徐州九华五彩石印局印刷,采用了混料纸,纸质比传统纯皮料做成的宣纸要逊色一些。整部书共计900余叶,尽管书籍的年份不长,但由于纸质不好,加之此前保管不善,几乎出现了古籍所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像纸张酸化、霉变、黏连、破损、污渍、虫蛀、鼠咬等等,因此,无论是修复数量上,还是技术难度上,对我们都是一次大挑战。”

  古籍的纸是对折的,这里的“一叶”就是一整张纸,即两面或两页。900余叶古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800多页书,可见工作量之大。为了修复好这部书,未动手之前,王仁同和张菲菲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统计破损情况,测量纸张酸度、厚度,研究用料,确定修复所需纸张,制订修复方案,还利用参加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的机会,带着问题向业界知名的老师请教。

  修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者多次去图书馆采访,问起历史文献部的工作,得到的回答是“在修《刘氏族谱》”。不知不觉间,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整天,一个月,甚至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在他们平时留存的工作照中,许多照片上的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看到焕然一新的《刘氏族谱》整齐地码放在眼前,想到它曾经脆弱不堪的样子,张菲菲的成就感溢于言表:“一页书,读者或许几分钟就读完了,但修起来得用几个小时,这真的要求我们耐住性子和寂寞,做绣花功夫。这部书在我们手里度过了100岁的生日,从原来一部几乎没办法翻阅的老家谱变成了可以再保存很多年供人们阅读研究的史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古籍修复的意义。”